Page 115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15
武陵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和三湖大队各划出 2 个生产队合并而成),下辖大 域占全乡面积的 25.8%,有大小沟渠 19 条,大小
队由 16 个增至 17 个。 湖泊、池塘 28 个。野生动物有野兔、黄鼠狼、刺
1984 年 1 月,丹洲乡下辖 17 个大队改为村。 猬等 20 余种。树种有马尾松、圆柏、水杉、樟树、
1995 年 9 月,丹洲乡辖高泗、夹街、楠木、 柑橘、油茶、油桐等 32 科 91 种。境内无矿产,
垢湖、石灰、泽远、荷花、明月、太平、沙湖、丹砂、 沅水河中有少量砂石、砂金。
义渡、三湖、长湖、阳湖、坪湖、桑场 17 个行政 人口民族
村,181 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呈“U”形。 1994 年,丹洲乡有 7584 户 27471 人,其中
2014 年 8 月,丹洲乡管辖夹街、楠木、垢湖、 男 13663 人,女 13808 人。非农业人口 843 人,
荷花、明月、太平、沙湖、丹砂、义渡、三湖、长湖、 农业人口 26628 人,平均每户 3.62 人。2005 年,
阳湖、坪湖、桑场 14 个行政村,147 个村民小组。 全乡有住户 8238 户 27147 人,有汉族、回族、
至 2014 年年末,无变化。 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 5 个民族,汉族占总人
自然环境 口的 98.9%,农业户 7635 户,农业人口 26271 人,
丹洲垸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37.5 农业劳动力 15752 人,常年外出劳动力 1008 人。
米,西部丹砂村西寺口海拔 39.6 米,是全乡制 2014 年,全乡有 7021 户 21642 人。
高点,最低处三湖狗屎溶海拔 34 米。丹洲乡属
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以
大陆性气候为主,兼有湿润的滨湖气候。四季分
经济发展
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常出现洪
涝、干旱和冰冻、风暴灾害。多年平均气温在 综述
16.1℃~ 17.5℃。一年中高温集中在 7 月中旬至 1981 年,丹洲公社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
8 月上旬,日最高气温在 35℃以上日数累年平均 制。1983 年,丹洲公社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23 天。1965—1995 年 30 年 中, 有 15 年 干 旱。 任制。1986 年,丹洲乡农业总产值 2219 万元,
低温天气集中在 1 月,1965—1995 年,出现“雾 工 业 总 产 值 6782 万 元。1995—1998 年, 乡 党
淞”17 年 ;其中大冰冻 3 次。丹洲乡地处中纬度, 委、乡政府实施“兴工、强农、活商、富民”战
日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为 108 千卡 / 平方厘米, 略,乡村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以建筑建材、机械
平均日照时数 1705.1 小时,日照率 38%。年均降 加工、造纸、化工、运输五大产业格局,全乡有
水量 1348.3 毫米,4—6 月为降雨集中期,7—9 企业 154 家,固定资产 1819 万元。1997 年,全
月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在 68% ~ 89% 之间,年 乡企业总产值 34167 万元,其中工业产值 20416
总蒸发量平均 1176.3 毫米。月蒸发量以 7 月最大, 万元,实现利税 2218.9 万元。乡党委、乡政府狠
为 210.9 毫米 ;1 月最小,为 36.7 毫米。平均霜 抓招商引资和企业改制,实施工业富乡战略重点
日为 26.1 天,平均无霜期 272 天。丹洲乡成土母 工程,建立金丹工业小区,年创工业产值 2000
质以河流冲积物为主,能够用来发展农林牧渔的 万元。龙头企业金丹榨菜食品公司成功实现“公
生产用地占 79.8%,且大多地势平坦,土质疏松 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成
肥沃,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用地。丹洲乡水 为全乡企业的排头兵。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