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72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1300 毫米,主要分布在 4—9 月份,平均湿度为                       到 3.1 万亩,粮食总产 776 万公斤。1959—1961
                83%。年平均温度 18℃,无霜期 270 ~ 300 天。                   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总产量比 1958 年减少两

                极端最高温度 43℃(1972 年),极端最低温度﹣                       成。1966—1978 年,发展集体经济,创办社队企
                12℃(1954 年)。易发多雨和“倒春寒”天气。                        业,扩大双季稻面积。1978 年,全公社粮食总产
                    镇域三面环水,南临沅水,北濒低水,东                           2550 万公斤,工业产值 1400 万元。1978 年以后,
                靠高水。退田还湖后被成片开发的调蓄湖有近 2                           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1995 年,全镇实

                万亩。                                              现工农业总产值 2.835 亿元。2003 年,实现工农
                    人口民族                                         业总产值 41246 万元。2014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

                    境内人口以汉族为主。百家湖村 5 个村民小                        产总值 1.0583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350 元。
                组为回族聚居地,系明初征讨南方苗民军队驻留                                农业
                人员后裔,从许家桥、草坪等地迁徙而来。                                  种植业 境内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辅以棉
                    1956 年,牛鼻滩乡有 6025 户 28350 人,其                花、油菜、柑橘、湘莲等经济作物。1956 年,全

                中男 14240 人、女 14110 人 ;有回族 392 人。                 乡总产粮食 610 万公斤、油菜籽 82 万公斤、皮
                    1969 年,牛鼻滩公社有 32578 人,其中男                    棉 10 万公斤、湘莲 1.5 万公斤、柑橘 5 万公斤。
                16380 人、女 16198 人 ;有回族 567 人。                    1987 年,全镇粮食总产 3110 万公斤、籽棉总产

                    1992 年,牛鼻滩镇有 9356 户 41854 人,其                580 万公斤、食用植物油 60 万公斤、柑橘 2000
                中男 21140 人、女 20714 人 ;有回族 685 人 ;城               万公斤。2014 年,全镇粮食总产 2560 万公斤、
                镇居民 5217 人。                                      食用植物油 68 万公斤 ;种植蔬菜 1.98 万亩,收

                    2003 年, 全 镇 8676 户 38965 人, 其 中 男            入 2.43 亿元。
                19727 人、女 19238 人 ;有回族 745 人 ;城镇居                    养殖业 养殖业以养猪、养鱼、养家禽为主。
                民 5765 人。                                        1956 年,牛鼻滩乡出栏生猪 3850 头,出产鲜鱼

                    2014 年, 全 镇 8438 户 37879 人, 其 中 男            150 万公斤,出笼鸭 8 万羽、鸡 11 万羽。1987
                19185 人、女 18694 人 ;有回族 820 人 ;城镇居                年,全镇出栏生猪 3.5 万头,出水鲜鱼 750 万公斤,
                民 6450 人。                                        出笼家禽 18 万羽。

                                                                     2014 年,全镇出水鲜鱼 1240 万公斤,出栏
                                                                 生猪 3.65 万头,养蛋鸡 40 万羽、产蛋 18 万箱,

                                经济发展                             存栏羊 2997 只、水牛 163 头。
                                                                     林业
                    综述                                               1949 年以前,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栽种柳、
                    清代与民国时期,境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杨、苦、椿等树,还伴有少量桃、枣等果树。1970 年,
                自然灾害频仍,经济落后,耕作面积不足万亩,                            公社成立林场,发展无核蜜桔 1200 亩 ;1990 年

                最高年粮食产量不足 3 万担。1954 年,国家对                        后因效益不高,逐步被毁。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湖区进行大规模治理,相继建成三百三、芷湾老                            沅水大堤通过两次吹填,出现大面积海拔 35 米以

                八台机埠,区域内耕地面积成倍增加,1957 年达                         上的沙质地,镇里成立林管站,发展林业。2014 年,



                 0160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