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75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土
取水和作业。 力。1969 年,对马家 至苏家 土 全长 31.9 千米(牛
1990 年,八官垸修防会在驻地西边平台上, 鼻滩境 7.47 千米)的沅水大堤加固加高。1982 年,
投资 120 万元建成日产 1500 吨的自来水厂,管 国家斥巨资对西起观音庄、东至水月宫段的翻砂
网长 10 多千米,供应集镇居民及集镇附近村民 鼓水险段和新六台、藕湖堤、苏家 土 、新老潭子
9800 人的饮用水。1991 年,上林村自筹资金 30 段进行吹填,形成 35 米以上堤脚平台。次年,又
万元,在村部建日产 500 吨的自来水厂,解决该 对上林拐外坡溃垸进行吹填。1996 年超历史高洪
村 1700 人饮水问题。2004 年,同春村争取资金 以后,又采用机械作业,对沅水大堤再次加固加高,
70 万元,在村部兴修一座日产 450 吨的自来水厂, 堤面高程普遍达到 41.5 米以上,抗洪保安能力达
解决该村及附近村 3060 人的饮水问题 ;该水厂 到 100 年一遇标准。
2014 年废止,受供范围并入牛鼻滩水厂管网供水。 机埠 1956 年,在栏马口建单机 330 马力
2009 年,镇政府筹措资金 270 万元建成白洋 内燃机排灌机埠,是全县最早的动力机械排灌机
湖水厂,解决低水流域 5 个村场 6000 多人安全 埠,该地由此取名三百三。1965 年,改内燃机为
饮水问题。2010 年,谈家河村投资 130 万元,建 4×155 千瓦的电力排灌机埠。1998 年,该机埠
成日产 1100 吨的自来水厂,解决谈家河、兴丰、 设施全面更新,成为黄溪堰、白洋湖、栏马口 3
韩公渡镇的双胜、渔场 4 个村场共 3330 人用水 个村的出水主渠。
需求。2013 年,运行 20 多年的修防会自来水厂 1958 年,在芷湾建成装机容量 8 台共 600 千
废止。是年,争取国家投资 600 万元,居民自筹 瓦的排灌机埠,是常德县最先建成的电力排灌机
150 万元,在原牛鼻滩中心卫生院旧址上,垦复 埠,地名由此称老八台。1991 年,该机埠设备全
土地 4100 平方米,修建日产 3000 吨的牛鼻滩自 面更新。1970 年,在老八台以东 200 米处新建装
来水厂,年底竣工投产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牛鼻 机容量 6×180 千瓦的电力排灌机埠,称新六台。
滩镇街道和 60% 以上村 2.9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2006 年,该机埠设备全面更新。老八台、新六台
至此,全镇实现了包括周边韩公渡镇部分村在内 机埠建成后,修筑西起观音庄,东至武陵村,北
4.1 万人安全饮水的无缝覆盖。 抵百家湖渔场,贯通 10 个村场的进出水主渠道
水利建设 15 千米。1971 年,在渔码头临高水处,建单机
堤防 境内垸老田低,三面环水,开发时间 1×155 千瓦排渍机埠,修建排渍渠道 6.5 千米,
早。宋靖康年间(1126—1127)与明永乐三年 解决同春等 5 个大队内渍问题。
(1404),曾有两拨北方与江西移民至境围湖造田。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各大队共建
清末与民国时期,在牛鼻滩集镇设有八官垸修防 有 1×45 千瓦小型机埠 47 座。后因农业结构调整、
会,负责沅水、内河及低水的防汛与堤垸简易维修。 退田还湖等原因大多停用。至 2014 年,仅存百家
因政府腐败,修防会形同虚设,堤垸依旧水灾频 湖、水月宫、小河口、栏马口、黄溪堰、濠洲 7 座。
发。1954 年,常德县集中 7 万劳动力,历经 120 1977 年,建成装机容量 5×800 千瓦的谈家
天,搬运土方 600 余万立方米,在沅水北岸培修 河大型电力排灌机埠。在牛鼻滩境内开挖由谈家
牛鼻滩、贺家山等处大堤,堵住马家 土 、小河口 河机埠往北至英湖闸长 3.5 千米宽 50 米,往西至
两处河口,实现沅、澧分流,减轻了防洪防汛压 观音庄十队冯家垸长 6.2 千米宽 30 米宽的中心河
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