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77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黄溪堰中学、水月宫中学先后被撤销,全镇仅保 体育 民国时期,黄溪堰姚达吾、吴施海、
留牛鼻滩镇中学。2000 年,因生源严重不足,撤 姚景万等人,一方面习武强身,一方面用伤科中
销鼎城区七中,其校产整体移交牛鼻滩镇政府。5 草药悬壶济世,在地方享有声誉。姚氏后起之秀
月,牛鼻滩镇中学迁至原七中校园,原镇中学校 姚仕伟,在传承中华武术上作出成绩。1990 年,
址改作牛鼻滩镇中心小学。2006 年,全镇仅保留 参加湖南省武术散打比赛,获得金奖。1993 年,
镇中学和镇中心小学、栏马口小学、同春希望小 牛鼻滩镇成立武协分会,姚仕伟出任会长。
学。2008 年以后,创办两所民营幼儿园。2014 年, 2005 年起,牛鼻滩镇村自发做健身操、跳广
全镇有初中 1 所,小学 3 所,幼儿园 2 所。有中 场舞的居民逐渐增多。集镇和各村先后建起娱乐
学教师 45 人、小学教师 63 人、幼师 25 人 ;中 健身文化广场。2014 年,境内有 10 多个健身场地。
学生 675 人、小学生 863 人、入园幼儿 234 人。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民国时期,牛鼻滩集镇有中药房 3 个、西药
群众文化 民国时期,境内民间戏剧演出活 房 2 个,中医、西医 8 人。1942 年,常德县中西
跃,牛鼻滩集镇开设有 3 个剧场。常德汉剧团常 卫生院在牛鼻滩设立卫生所,有医护人员 3 人。
驻集镇演出。常德花鼓戏剧团常到集镇或下乡演 1954 年,成立牛鼻滩联合诊所,有医护人员
出。说书人、渔鼓人、皮影队等亦经常往来于集镇、 12 人,病床 8 张。除看病外,还负责境内预防接种。
祠堂、茶馆等公共场所演出。 1959 年,改为公社卫生院。
1951 年 3 月,湖南省电影总队第一队首次到 牛鼻滩是血吸虫病疫区。20 世纪 60 年代初,
常德放映电影,即选择牛鼻滩集镇。20 世纪 50— 设牛鼻滩血防医院,负责八官垸内血吸虫病的预
60 年代,县电影放映队经常下到境内各大队巡回 防与治疗。
放映。 1968 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各大队建立合
1961 年,同春、四美两垸和牛鼻滩集镇的戏 作医疗站。为解决医务人员不足,牛鼻滩公社连
剧爱好者自发组成民间职业汉剧团。“文化大革命” 续 2 年举办卫生人员培训班,结业后,受训人员
期间,各大队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开展 回到各自的大队合作医疗站工作,称为“赤脚医
巡回演出。 生”。
1977 年,在牛鼻滩集镇建电影放映院,能容 1970 年,新建牛鼻滩公社卫生院,院址在沅
纳 820 名观众。 水大堤的平台上。1984 年 , 卫生院升格为牛鼻滩
1992 年 2 月,渔码头村村民成基元创办友华 中心卫生院。
扇子汉剧团,演职员达 30 人。 2005 年,中心卫生院与牛鼻滩血防站合并,
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014 年,牛鼻滩镇 并迁址至集镇左侧六牛公路旁,占地 1.34 万平
陆续成立的民间艺术组织有 :同春、武陵村的 方米。
嘹亮先锋歌舞艺术团和腰鼓队,永福、观音庄、 2014 年,投资 700 万元,对牛鼻滩中心卫生
上林、栏马口、六总宫墟场的管弦乐队,队员 院进行扩改建,总建筑面积 7200 平方米,其中医
达 150 多人。村民每逢红白喜事,都请歌舞团和 药用房 4500 平方米,有病床 120 张,医护人员
乐队演出。 27 人 ;有 28 家个体医护诊疗点,药房 10 家。
0165